模拟芯片是我国集成电路产品的重要基石,是国家安全保障和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支撑。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模拟芯片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同时,面对国内外的挑战,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国产化进程也是未来模拟芯片创新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复旦大学RFiCAE课题组在闫娜教授、许灏青年研究员的指导下,在低功耗无线通信收发芯片、宽带射频收发芯片、高性能锁相环、高速模数/数模转换器、高能效混合信号芯片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 JSSC、IEEE TCAS-I、IEEE TMTT、IEEE ISSCC/RFIC/CICC/ESSERC等国际著名期刊会议上。
(二)0.1-19.7 GHz宽频带覆盖功率放大器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LC谐振网络的两级超宽带低纹波功率放大器(PA),同时解决了传统窄带匹配网络带宽受限和传统分布式放大器面积过大的问题。基于T-coil匹配网络,突破性地将输入寄生电容在宽带内实现了谐振,使得所提出的PA在整个频段内实现了良好的输入匹配。通过在级间和输出匹配网络采用带宽拓展技术,打破了传统功率放大器带宽限制。同时基于峰值频率错位调谐方案,解耦了带宽与增益纹波的相互制约,从而实现了超宽带下的超低增益纹波。该PA基于28nm CMOS工艺制造,在0.1-19.7GHz的超宽带应用下实现了±0.5dB的增益纹波。所提出的PA在整个频段内实现了小于11dB的回波损耗,15.8-16.8dB的增益,9.1-11.6dBm的饱和输出功率以及3.9-7.7%的PAE。
相关成果发表在集成电路顶级会议2024 ESSERC,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生孙安为第一作者。
论文信息: